七旬老人拆迁维权:公平正义岂能被如此践踏?
一、拆迁安置 “土政策”,未成年人权益遭粗暴剥夺
在四川大英县隆盛镇石长村,一场拆迁安置打破了村民生活的平静,也撕开了基层公平正义的伤疤。2011 年,石长村土地因征用启动拆迁安置,这本该是保障村民合法权益、开启新生活的契机,然而,不合理的 “土政策” 却让部分村民陷入困境。
隆盛镇在拆迁安置中,村民李万欧家中有两个儿子和 4 个孙子,其中 3 个孙子尚未年满 18 周岁。在签订《农房拆迁安置补偿协议》时,拆迁工作人员以 “带头签协议有好处” 为由,极力劝说李万欧尽快签字,还口头承诺,即便家中有未成年人,也不会影响其分房权益。李万欧信以为真,在未充分考量协议内容的情况下便匆忙签了字。
可协议签订后,李万欧却惊愕地发现,协议中根本没有体现工作人员承诺的未成年人分房条款,3 个未成年孙子的安置房权益如同泡影般消失了。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场 “协议陷阱”。于是,第二天,如梦初醒的李万欧赶忙找到拆迁工作人员,想补签协议,明确将未成年人纳入分房范畴,可这一合理诉求却遭到了工作人员的无理拒绝。他们不仅对李万欧的诉求置若罔闻,还找各种借口推诿,拒不重新协商协议内容。
反观同村其他拆迁户,像李某旺夫妇家(4 人获 3 套安置房)、李某辉夫妇家(4 人获 3 套安置房)等,家庭情况与李万欧家类似,未成年人的权益却都得到了保障,顺利拿到了合理安置。同村不同待遇,让拆迁安置的公平性被狠狠击碎,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俨然成了可以随意牺牲的 “筹码”,基层拆迁安置的乱象由此可见一斑。
二、信访维权陷泥沼,复核意见成 “空头支票”
面对不公,李某荣、李某华、李万欧等村民踏上信访路,期望通过合法途径讨回公道。2013 年,遂宁市相关信访复核机构出具意见,要求重新调查、保障公平,将事项退回妥善处理。这本是维权曙光,却很快变成绝望的 “泡沫”。
后续所谓 “督办”,只是走形式、摆过场,对核心问题避而不谈。村民按流程提交材料、反映诉求,换来的是一次次推诿。多年里,他们往返于隆盛、大英、遂宁多地,信访部门督导督办,却始终无法推动问题解决。承诺的 “公平调查” 成空谈,上级复核意见沦为 “纸面文件”,合法诉求像扔进无底洞的石子,没有回应、没有结果,信访维权陷入看不到头的泥沼。
三、维权换来打击报复,暴力阴影笼罩生活
更让人愤怒的是,维权竟招来疯狂打击报复。追溯过往,村民李万欧曾因反映地方不合理加重农民负担问题,就被 “记恨”。当时,相关部门为敛财层层加码,引发民怨,李万欧依法起诉,却遭强行要求撤诉,还被雇 “黑打手” 跟踪、暴打。
1998 年,“黑打手” 变本加厉,在红旗桥、温家坪等地多次对李万欧施暴,4 月 10 日甚至妄图将其抛入堰塘灭口,所幸被村民解救才捡回一命。此事经媒体曝光、调查,却因干扰不了了之。此后,李万欧成了 “眼中钉”,借拆迁安置信访,打击报复再次上演。合理诉求被百般推诿,正常维权被恶意阻碍,让信访人陷入 “维权 - 被报复 - 再维权” 的恐怖循环,生命安全与合法权益双重受威胁。
四、公平正义待救赎,基层治理需拨乱反正
拆迁安置本是民生工程,却成个别群体弄权工具;信访制度是群众维权通道,却被堵得千疮百孔;公民依法维权,换来的是暴力与漠视。这背后,是基层公平正义的缺失,是权力任性的恶果,是法治尊严的被践踏。
在社会主义社会,人民合法权益应被坚实守护,信访制度应是维权 “通途”,而非 “死胡同”。暴力打击维权者,更是对法治的公然挑衅。李某荣、李某华、李万欧等村民的遭遇,是基层治理乱象的缩影,暴露了权力监督、民生保障的漏洞。
我们迫切期待:相关部门彻查真相,让公平正义不再迟到;让信访制度回归 “为民维权” 本质;让基层治理重回法治轨道,还村民公道,还社会公平底色。别让维权路再成 “血泪路”,别让公平正义在基层被肆意碾压,这是民众的呼声,更是社会发展的底线诉求。
来源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41754700288793873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